ng新闻ngxw
ng体育:年轻人旅游不逛菜市场等于白来
菜市场已成为春节假期间年轻人CityWalk的打卡地。“去一个城市旅行,菜场阿姨就是导游,教你用最地道的方式吃遍全城。”“过年回家哪也没去,天天逛菜市场,好像回到了小时候。” 在小红书,“菜市场漫游指南”线万浏览量,豆瓣“菜市场爱好者”小组达到了16万人,还有人发帖征集“菜友”。曾经嫌弃菜市场“脏乱差”的年轻人,如今“真香”了。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搜索“菜市场”的用户中,20-35岁的年轻用户占比超过70%。 小小的菜市场,最具烟火气,汇集四海之味、八方美食,暗藏着江南和塞北的相遇、东方与西方的碰撞,俨然就是一个风味江湖。 菜市场更是市井生活的缩影。漫步于菜市场,吆喝声、鱼腥味、泥土味、五颜六色的蔬果和热火朝天的小吃摊,让人找到了与生活最真实、朴实的连接。 每个人逛菜市场的理由不同,治愈、社交、出片……但说到底,还是被美食所召唤。相比起去餐馆吃当地美食,逛菜市场也是美食溯源的过程,可以见证美食出锅瞬间的“锅气”。一问价格,亲民感人,立马给城市“上大分”。 “一切不逛菜市场的城市旅行,等同于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被网友评为“中国最会吃的男人”的陈晓卿,对逛菜市场更是情有独钟。 2023年,陈晓卿先后前往长沙、潮汕、喀什、温州、云南、山西、杭州、山东,用他灵敏的味觉四处寻访道地美食,并制作完成了纪录片《我的美食向导》。这部纪录片在腾讯视频独播,收获不少好评,知乎评分达到了9.1,豆瓣评分达到8.7,蓝鹰网络纪录片TOP1最高连续霸榜了35天。 《我的美食向导》每集至少出现一次菜市场,细数8集节目,去过长沙衡东大集、汕头龙北市场、新疆巴扎市场、温州东山海鲜市场等,不下10个菜市场。 在云南西双版纳“赶摆”(傣族传统集会活动),你能见识到黏稠状的螺蛳粉、金桔大小的茄子,还有一种看起来只有金鱼才会吃的绿色青苔,经过傣族人的现场烹饪,变得既鲜甜又有颜值,再次突破了陈晓卿的“食物界限”。 在温州菜场里,你会知道经过庖丁解鱼后,一条鮸鱼能分化出鱼头、鱼尾美食、鱼肉、鱼骨、鱼胶等多种形态,并引向不同的归宿:鱼胶冻、三丝敲鱼、鱼饼、鮸鱼头烧豆腐…… 通过对菜市场的探索,能够直抵美食文化的在地性。从认识一种独特食材开始,逐步深入到它背后的地理环境、文化根源;从与摊贩的闲聊中,悄然融入了当地的社会风情和饮食传统。 在无数个深夜里,全国观众被陈晓卿执导的《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馋哭”,这回不知又有多少人被《我的美食向导》里的菜市场“种下一片草原”。 一碗螺蛳粉,一杯奶茶,或一串烧烤,都能成为年轻人跨越千里奔赴另一座城市的理由。 2023年5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进行了一项关于“青年旅游意向”的调查,ng体育数据显示,青年最关注的旅游地信息中,美食必吃榜(58.2%)排在第三位。美食选择上,当地小吃最受年轻人的喜爱,获选比例超过了七成(70.3%)ng体育。 一边CityWalk,一边CityEat。吃货们寻找最地道美食的方法,不是从手机里,而是找到一个当地人,问他们最常光顾的小馆子。当地美食向导的引领,不仅让他们享受到了味蕾的盛宴,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有机会深入了解和感受一个地方的人文精神和生活哲学。 在《我的美食向导》中,除了陈晓卿本人首次亲自出镜外,他还邀请到考古学者许宏、饮食人类学家曹雨,音乐人何力、财经作家吴晓波、农业史学家俞为洁等学者和当地人,总共40多位向导一起领略当地美食文化,网友评价“片子挺好,也挺费向导”。 在温州,吴晓波化身美食向导,用经济学的逻辑解释了盘菜(芜菁)和温州人的关系。这种温州餐桌上随处可见的菜,却生长在两千公里外的宁夏。一群温州人根据盘菜喜冷怕热的特性,承包了宁夏永宁的土地,比温州早三个月种植盘菜,和本地市场打了一个完美的时间差。 透过温州人错季种盘菜,吴晓波看到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功能,也看到温州人像水一样的性格,遇阻则弯。 “美食不仅是美味,更是一种黏合剂,能让人有更多的理解和沟通。”陈晓卿认为,食物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它一定是跟着人走的。 在云南篇中,五花八门的蘸水代表了不同区域的特色和人民的智慧,还引发了陈晓卿关于后调味系统的探讨,这个片段在短视频平台二次传播,播放量突破1600万。除美食内容外,“新疆为什么很多食物都带‘子’”、“杭州是不是美食荒漠”等话题也引发了观众和网友的热烈讨论。 节目内外,不同的人、不同视角的思维碰撞,让美食的意义超越了“色香味”感官享受,延伸到历史、文化、经济等多个维度,让美食的味道有了更多层次。 “美食本身就是人文。所有的食物,它会带我们去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更好地了解我们今天为什么会这样。”陈晓卿说。 历史文化可以用文字记载,也可以用舌尖回味。透过新疆喀什的馕、烤包子、库麦琪、抓饭,可以感受沙漠里的自然条件和丝绸之路上多元融合的民俗;杭州人对于糯米的喜好则是根植于稻作农业的发展,逐渐成为美好期许的象征,很多美好的东西都会用“糯”去形容;在云南,扣肉叠加了糖渍青梅,毛豆腐被盖上了一层煳辣调味,这些都是文化交织互动、历史景观叠加的缩影。 《我的美食向导》尽可能多的展现不同的地区、文化、饮食风格,陈晓卿在和向导们探讨食物味道本源的同时,也让观众感知到食物背后的人情味。节目之外,网络上刮起一阵美食文化体验风,再次印证了美食巨大的感召力。 结合着春节氛围,携程社区发起#2024你的新年美食向导#线多天的时间就累计吸引了网友3000多篇种草安利笔记,网友们纷纷参与分享春节期间的本地特色风味、安利春节必打卡的美食目的地、更有网友携家人一起打卡节目同款美食,而携程与节目联合推出的《年味引导每个人回家的路》视频全网浏览量也达到了20w+,足见“我的美食向导”IP的种草能力与体验价值。 同样,大众点评上“爱吃的人都是美食向导”的官方互动页面,共获2357万次围观。温州人从街边巷口寻找从小吃到大的味道,杭州人制作早餐地图盘点让人“早起的动力”,山西人展示什么叫“碳水配碳水365天不重样”……美食文化让每个人都找到了一份特别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让中国人文景观图越绘越丰富。 随着陈晓卿入驻小红书,小红书上“给陈晓卿做美食向导”专题活动更是火出了圈。“深圳不是美食荒漠!”“下次去云南,吃陈晓卿同款”……网友们在陈晓卿评论区、在活动专题下热情安利家乡美食,喊话陈晓卿老师第二季要到自己的家乡来,而这热闹的互动氛围也再次印证了节目IP的号召力与影响力,也不得不发出那句感慨:“追求美食是一种人类本能”。 线下,跳海酒馆全国八城八店“我的美食向导饭映会”更是将热度从屏幕中带到了现实。北京站邀新疆大厨现场复刻节目同款美食,将烤包子、窝窝馕等正宗的味道带到千里之外。其他城市也不甘落后,通过看片加美食“流水席”的形式,让吃货们亲身体验了一把“美食向导”的乐趣。 参与活动的年轻人表示,他们渴望通过食物探索更深层的文化和故事,更带动了身边的人一起CityEat。美食不仅是满足生理需求的方式,更是一种社会交往的媒介,在“一起吃”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美食像是一条纽带,建立起过去和现在、个体与社会、地方与世界的联系。《我的美食向导》虽然已经收官,但我们的美食之旅仍在继续。毕竟,世界就像一个繁忙的菜市场,需要你亲自探索,才能挖掘出最地道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