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新闻ngxw

小杂粮撬动大产业:准格尔旗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5-04-12 03:27:1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四月的内蒙古,沙圪堵镇仿佛是自然的画卷,杏花盛开、梯田层层叠叠,这片土地上散发着浓郁的生机。然而,在这幅美丽的画面背后,是一场小杂粮带动乡村振兴的精彩故事。

  在准格尔旗五字湾村,村民赵五小望着刚平整好的坡改梯田,脸上的笑容分外灿烂。他告诉我们:“以前这坡地一下雨就‘跑水跑土跑肥’,现在修成梯田,谷子能多打五六百斤呢!”赵五小的自豪不仅是对丰收的期待,更是对家乡变化的感慨。通过实施坡改梯,这里的“三跑地”变成了“三保田”,让农民们感受到真实的实惠。

小杂粮撬动大产业:准格尔旗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沙圪堵镇地处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受限于鲜少的无霜期,这里却偏偏孕育出了高原黄金小米和优质荞面,成为小杂粮的理想生长地。这场乡村振兴的成功,不仅是生态的改善,更是人们对未来的信心与期待。

  近年来,当地通过坡改梯工程,将3万亩“跑水跑土”的土地变为生态友好的三保田,对小杂粮产业的发展铺就了强大的生态底色。在沙圪堵镇的农特产品展销中心,琳琅满目的杂粮礼盒吸引着无数顾客的目光。这些产品归功于镇里的稷祥农牧业公司,这是一家全新模式的助农公司,由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注资3000万元建立,ng体育网址采用“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26个村的159种特色农产品整合,并通过直播和电商平台实现全国销售。

  驻村王小波自豪地算了一笔账:“去年我们村通过公司卖出3万斤小米,每斤比市场价高2块钱,村民户均增收2000多元。”就在这样一个平台中,小杂粮不再是小角色,它潜力无限,奏响了乡村振兴的乐章。

  科技的加入使发展更具想象力。在准格尔旗小杂粮科技中心,负责人王金叶正在指导技术员使用智能墒情监测仪,这个拳头大小的设备,能实时监控土壤湿度与温度,助力农户精准灌溉。在农业生产中,由于使用了有机肥来替代化肥,杂粮也达到了绿色认证标准,通过改善种植方式,种出来的质量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公司与内蒙古农科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合作,研发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品种,引进了抗旱、高产的“晋谷21号”等良种,使谷子亩产由300斤迅速提升至600斤!这背后是科学与发展碰撞出的新火花,更是对农民与农业未来的承诺。

  文化的传承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镇党委书记薛欣波提到:“美稷二字源自西汉时期设立的美稷县,承载着我们千年的农耕文明。我们必须注入新活力,让文化重生。”在这个过程中,农耕文化展示区与现代的直播设备相映成趣,不只是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

  随着“沙格达尔炖羊肉”体验店的开张,八方食客被独特的味道所吸引。负责人杨伟雄还强调:“我们正在规划建设杂粮文化研学康养基地,让游客体验农耕乐趣,参与到直播带货之中。”如此的新鲜事物,犹如一股清流,吸引了无数渴望乡村体验的人们。

  远眺修缮后的梯田,满目金黄,似乎能触摸到这个曾靠天吃饭的土地正在以每亩增收600元的速度书写新时代的“美稷传奇”。当小杂粮成为大产业,多方聚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准格尔模式”,展现了粮食安全、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的共赢前景。

  小杂粮的兴起,正是村民们用双手劳动的结果。如今的准格尔旗,正在走出一条创新与传统、生态与产业并行发展的道路。这些小小的谷粒,汇聚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正如镇党委书记所说的那样:“每一粒谷子都能成为乡村振兴的‘金种子’。”在未来的日子里,准格尔旗将继续以小杂粮为切入点,发挥更大的经济和文化效益,谱写新的乡村振兴篇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