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新闻ngxw
大武口凉皮师:街头小吃传承匠人精神
“给我来碗凉皮,加辣!”“给我多加点料汁!”……8月26日,不到10时,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一棵树凉皮店一楼大厅便已聚集了众多点餐的食客。 凉皮每日销售量高达500余份,一棵树凉皮店店主杨清廉却视若寻常:“我们店的凉皮卖了33年,味道一直没变,口碑就是我们的金招牌!” “一棵树”凉皮发端于1991年,创始人是杨清廉的母亲马风兰。因凉皮店靠近大武口区长胜街道潮湖村,村内有棵近200年历史的古树,故而取名“一棵树”。 从小看着母亲早出晚归卖凉皮,杨清廉对这门“营生”有一份特殊的情结。2008年大学毕业后,他选择返乡继承母亲的手艺卖凉皮。 “我妈辛辛苦苦创业半辈子,我有责任和义务把这份事业传承下去。”杨清廉和哥哥接手一棵树凉皮店后,始终坚持做良心买卖,诚信经营,以纯手工制作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并获得自治区级非遗认证,年销售额达200余万元。 同样,位于大武口区贺兰山南路的三住宅凉皮店,至今已有36年的经营历史。“我们店的凉皮制作技艺始终保持着手工制作的传统,从蒸凉皮、切凉皮、浇汤、调味,我都亲自把关。”“80后”管威宁辞掉国企工作,接手母亲经营了半辈子的凉皮店后,改良制作设备,凉皮和调料制作标准化,确保了“三住宅”凉皮的原汁原味,日销售量最多时达1000多份。 从路边摊变成大门店,从传统手工制作向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成为走出宁夏、飘香四方的地方名小吃,“一棵树”和“三住宅”的成长历程具有鲜明的大武口凉皮发展印记。它们的发展壮大,衍生出一个全新的劳务品牌:大武口凉皮师。 近年来,借助大武口凉皮发展势头,石嘴山市组织大武口区牵头成立凉皮产业协会,注册了“大武口凉皮”商标品牌,将大武口凉皮产业、品牌、技艺融汇一体,通过政策扶持、培训强化、跟踪服务、宣传推广,让“大武口凉皮师”劳务品牌实现专业化、集约化发展,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日益凸显。截至目前,培育“大武口凉皮师”546人,登记注册生产经营单位340家,位列宁夏同行业第一,每日最大生产规模3万份,带动就业2200余人,年销售额1.5亿元。大武口凉皮集体商标注册店已覆盖北京、ng体育登录山东、内蒙古等多个地区,区内外借助大武口凉皮品牌经营的各类餐饮主体已超过800家。 “这几年,来我们店里学习凉皮制作的有100余人,其中有20余人已自己开店卖凉皮。”杨清廉介绍,一棵树凉皮店已不仅是食客们想念的那一口美食的好去处,更是一些创业者学习技艺的基地。 “开凉皮店成本不高,很容易做起来,我们店里免费培训的学员近100人,80%的学员实现了自主创业。”管威宁说。 得益于石嘴山市举办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政策,王瑞参加了大武口凉皮师职业技能培训班。经过20天的专业培训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他加盟了居无椒凉皮店,开始自主创业。“相比以前打零工,我学了技艺卖凉皮,收入翻了好几倍。”如今,王瑞的凉皮店每日可销售凉皮300余份,年收入十余万元。 一碗凉皮,一份坚守;一个品牌,一门技艺。伴随着越来越多人加入到凉皮产业中,“大武口凉皮师”正在成为一张就业“金名片”,为人们带来更多就业、创业的机会。(记者 马照刚) 近年来,宁夏公安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持续深化公共安全治理,依法严打突出违法犯罪,全面推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持续开展规范执法“一提升两攻坚”行动,加快构建符合宁夏实战要求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提升警务实战本领,做强专业人才队伍,锻造了一支关键时刻冲得上、打得赢的宁夏公安铁军。… 人民网银川8月25日电 (记者梁宏鑫)记者从宁夏银川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获悉,综合前期降雨叠加风险,经会商研判,银川市决定于8月25日11时将银川市防汛应急响应由Ⅲ级提升至Ⅱ级。 按照要求,灵武市、兴庆区要明确坐镇指挥和一线指挥责任领导,全面加强监测预报预警、滚动会商研判、应急响应、临灾“叫应”、转移避险、指挥调度和抢险救援等各项工作。…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