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新闻ngxw
ng体育:民族饮食的古往今来
12月14日,习在考察多民族聚居的广西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时亲切地对大家说,各族人民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垌田、同饮一江水、同建一家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希望社区各族群众多来往,大家互帮互助,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邻居,共同建设幸福家园。这殷殷嘱托,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推进新时代包括民族饮食的高质量发展。 提到民族饮食,必须先说说我国56个民族的由来和发展,再谈谈民族饮食的传承和创新。 说来线多年前的先秦时期,我国的“五方之民”及其后裔有难以尽数的“自称”和“他称”。他们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或消融、或重组、或迁徙、或离散,兴衰分合,支系繁多。对此,《中国民族概论》有这样的论述:“直至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在中国版图内究竟有多少个民族成分,谁也讲不清。”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汇总登记上报的民族名称就有400多个,其中云南省就有260多个。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汇总登记上报的民族名称仍有183个。直到1979年,基诺族被认定为第56个民族。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把认定的56个民族写入宪法,从根本法的高度确立了我国各民族的宪法地位。 第一阶段:1949年到1954年,认定38个民族——历来公认的11个民族:蒙古族、回族、藏族、尔族、苗族、彝族、朝鲜族、满族、瑶族、黎族、高山族;经识别认定的27个民族:壮族、布依族、侗族、白族、哈萨克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侗族、东乡族、纳西族、拉祜族、ng体育水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鄂温克族、保安族、羌族、撒拉族、俄罗斯族、锡伯族、裕固族、鄂伦春族。 第二阶段:1954年到1964年,认定15个民族——土家族、畲族、达斡尔族、仫佬族、布朗族、仡佬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崩龙族(后改为德昂族)、京族、独龙族、赫哲族、门巴族、毛难族(后改为毛南族)。 第四阶段:截至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经国务院批准认定55个少数民族,ng体育加上汉族,我国民族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正式确认中国有56个民族。 民族识别,即对民族成分的辨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前所未有的民族工作。在民族识别工作中,注重方方面面的依据: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特点和共同心理素质…… 作为“民以食为天”的“食”,越来越受到民族学、民俗学、营养学、医学等领域的青睐。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56个民族,由于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习尚称之为“风”,由于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习尚称之为“俗”。“风”和“俗”加起来的“风俗”,即“民间风俗”,简称“民俗”。“民俗”中的“食俗”,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ng体育、历史文化传统和心理情感,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社会性、民族性和传承性。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味食品,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特殊的嗜好和禁忌。我国颁布许多具体的法规、法令,专门安排少数民族生活特殊商品的生产和供应,对回族、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10个民族饮食习惯给予特殊照顾和切实保证。 各民族食俗不同,但彼此之间也相互影响着。汉族从兄弟民族那里学到了食品制作方法,同时也把自己的饮食文化带给了兄弟民族饮食。比如,汉族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很多少数民族也过这些节日,这便是民族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 (作者系中国药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食品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构建“大科普”格局 2023年河南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培训班举办 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 2023全国科普工作交流研讨会侧记 “讲好农村科技小故事 赋能乡村振兴大文章” 房山2023农技科普文化节成功举办 未来科技与产业大会暨2023中国 曹妃甸先进技术创新成果展洽会举办